【天天財經】(記者 孫麗朝)2016年12月30日,二手車C2B(個人對二手車經銷商)交易平臺車來車往與開新二手車宣布合并。合并后雙方計劃在2017年完成120億元的目標交易額,實現20萬輛的交易量。 車來車往董事長兼CEO謝磊透露,兩家公司合并后,由其本人出任新公司CEO,主要負責公司戰略規劃;開新二手車CEO林哲將出任公司名譽董事長,并擔任公司商學院校長一職。 謝磊表示,目前僅占二手車交易市場份額10%左右,合并后,雙方將進行全國一體化布局,形成規模優勢。 開新二手車成立于2009年,是國內較早以C2B交易模式運營的,擁有檢測評估、無線競拍、手續過戶等二手車交易服務。近些年來,開新二手車在產品方面做了諸多探索,但一直未能沖到二手車交易平臺第一陣營中去。車來車往成立于2015年5月,是一家二手車C2B電商平臺及金融一站式服務商,于2016年2月獲得了千萬美金A輪融資。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6年前10個月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827.7萬輛,累計同比增長達到9.57%。普華永道思略特預計,到 2020年全國二手車交易規模(過戶數)將達到2000萬輛,交易額達到 1.5萬億元。 巨大的想象空間吸引互聯網電商進入二手車領域,資本市場亦不斷加碼,在2015年達到了頂峰。據公開資料整理統計,2015年共有17家二手車電商進行了9億美元的公開融資。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,開始出現“燒錢大戰”,2016年仍在持續,C2C模式二手車網站瓜子宣布2016年將砸下10億元進行廣告投放。另一家同樣以C2C模式運營的二手車網站“人人車”也提出“將投入5億元品牌廣告費”。 但制約二手車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尚未破除,普華永道思略特認為,針對二手車行業的2%全額稅收制、地方政府的限遷問題以及缺乏金融支持等因素使得行業集中度不高。 上述因素導致盡管2016年新車銷量實現兩位數增長,但二手車行業內所期待的“井噴”卻未出現。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在2016年12月的一個論壇上致辭時表示,國內二手車市場的高度“碎片化”嚴重阻礙了二手車交易規模的集中爆發。沈榮介紹,在國外,車隊是二手車車源的重要保障,但目前融資租賃業務在國內才剛剛興起,要想從融資租賃業務中受益,“還要等待至少三年的時間”。 謝磊表示,2017年或是二手車電商行業的整合之年,也將是行業競爭最激烈的一年。 受月末指數調整相關的需求影響,美國國債在2016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漲,收窄12月份跌幅。2年期國債收益率跌2.4個基點,至1.188%。5年期國債收益率跌2.6個基點,至1.927%。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1.4個基點,至3.065%。 紐約商品交易所當地時間下午1:36, 2月份交割的黃金期貨下 跌0.6%,結算價報每盎司1,151.70美元。 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交割期鋅上漲2.1%,結算價報每噸2576美元。鋅在2016年大漲60%,為自200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。鋅價上揚,擴大今年來的回升走勢,并使得它在同類中表現最佳,同時推動工業金屬實現2012年以來首次年度上漲。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董事們已任命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obert Sarver代表該地區進入聯邦咨詢委員會,任期一年,從2017年1月1日開始。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下跌57.18點報19,762.60,跌幅0.29%。本周道指累計下跌0.8%,全年上漲13.4%。標普500指數收跌10.43點報2,238.83,跌幅0.46%,本周下跌1.1%,全年上漲9.5%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48.97點報5,383.12,跌幅0.90%,本周下跌1.5%,全年上漲7.5%。 美國WTI原油期貨收跌0.05美元報每桶53.72美元,漲幅0.09。全年累計上漲45%,為200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。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0.06美元報每桶56.82美元,全年累計上漲52%。 貝克休斯數據顯示,這是連續第九周增加。天然氣鉆機數量增加3臺至132??傘@機數量增5臺至658。 《日經新聞》引述對蘋果供應商數據的計算結果報道稱,蘋果2017年第一季iPhone產量將同比削減約10%。iPhone 7和iPhone 7 Plus的銷售情況比預期更為遲滯,產量和全球銷售信息暗示這兩款手機未來一個季度都將減產。相機感應器部件的短缺限制了蘋果滿足更受歡迎的iPhone 7 Plus需求的能力。 美國財政部在電郵發送的聲明中表示,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(OFAC)對日本黑社會組織神戶山口組實施制裁。OFAC指定了2個實體和3名個人,包括神戶山口組及其高級成員井上邦雄、寺岡修和池田孝志,以及核心成員組織山健組。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(EIA)月度數據顯示,美國10月份原油產量881萬桶/日,每周估算均值為851萬桶/日。10月份原油產量比9月份的858萬桶/日增長2.7%。
二手車電商2017將迎來整合年
特別聲明: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網站首頁 - 國內 - 國際 - 產業 - 宏觀 - 公司 - 體育 - 評論 - 人物 - 投資理財
本站不良內容舉報聯系客服QQ:873348527 官方微信:yixuzhen99 服務熱線:yixuzhen99
未經本站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Copyright © 2002-2022 財經資訊網 版權所有